心跳沒了還能活嗎?要價 660 萬全人工心臟問世
近期一間法國義肢製造商 Carmat 宣布,首次商業化賣出全人工心臟給一位義大利病患,售價 20 萬歐元(約新台幣660萬元)。這是他們生產的人工心臟首次非用於臨床試驗,公司希望能盡快降低成本,推廣給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人。
相關新聞連結:法義肢製造商660萬賣出首顆人造心臟 移植患者術後狀況良好
論醫療行為來說,腦與心臟所需要動的手術皆非小事,不信?看看醫療保險的手術理賠表比例就知道了。
心臟相關的問題,並非僅有慢性疾病(突發性、陣發性、沒有明顯誘因或預警),常常有耳聞親朋好友有人掛急診就醫了,最可怕莫過於突然心臟病發猝死。
一顆心臟如同汽車裡的引擎,很多心臟病在靜態或休息狀態下亳無症狀,但活動或刺激後才發心臟病,一有狀況都是非同小可的,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現行心臟在治療上的話題吧!
認識心臟病
心臟病種類之多,高血壓心臟病、缺血性心臟病、心臟瓣膜病、心臟衰竭、心律不整、肺心臟病、心肌病變、心臟發炎、風濕性心臟病、先天性心臟病等,而常見症狀有頭暈/昏厥、胸痛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四肢水腫、疲倦等,而好發族群為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菸、肥胖、高血脂、遺傳、家族史、酗酒、年老、停經婦女、生活壓力緊張、情緒激動、缺乏適當休閒活動、過度操勞、缺乏休息睡眠、飲食習慣(過多鹽分、熱量、油脂類食物等)、感染、其他系統疾病、環境毒素(如:鉛、廢氣、輻射、微波等)、避孕藥、荷爾蒙、濫用藥物等。
心臟病介紹的相關文章其實很多,在此不多贅述,僅說明病情的種類、症狀與族群概況。翔想建議,最重要的治療環節莫過於儘早發現狀況並就醫了,若類似症狀發生在你或親人身上,千萬別紙上談兵或自當神農氏,務必改緊就醫,由專科醫師檢查並診斷才是至關重要的。
常見輔助技術
心臟本身是一個自我修復能力非常有限的器官,過去醫學上認為心肌細胞無法再生等因素,若冠狀動脈阻塞則會導致心肌細胞大量死亡,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導致心衰竭,終至死亡。
而現有作法,在情況嚴重時會希望能夠「換心」。現有執行換心手術雖有風險,但仍維持一定的成功率,問題是這心臟從哪來?
有患者要「換心」,勢必有人要「捐心」
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,每年等待心臟移植患者約 200~250 人,僅 80~90 人接受換心,約 60~70 人因死亡退出等待。由上可明顯知道,等待移植患者取得換心機會是不易的,因此在換心前的技術上,若能延長人的生命,則可大幅增加取得心臟的「機會」;再者,若有技術能真正取代原本心臟,也算是救回一條人命!
相關常見技術如下:
1. 人工心肺機
僅在手術期間使用,由氧合器和血泵及輔助設備組成的,能進行體外循環的機械裝置,主要使用在心臟相關大手術中。
2. 葉克膜
即為體外膜氧合 (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, ECMO),又稱體外維生系統,是利用幫浦將急性心肺衰竭患者的靜脈血液引流至體外,經氧合膜進行氣體交換後,再回輸到患者動脈或靜脈內。目的是暫時維持心肺功能,讓患者度過危險期,直到心肺功能恢復。
3. 短效心室輔助器
將心室輔助器放在體外,需插電連接,讓等待移植患者,在期間提供心臟功能的支持。術後患者可以下床但不能出院,建議使用時間是 1 個月左右。
4. 長效心室輔助器
將心室輔助器安裝在體內,機器的電力系統安置在體外,並以一條導線連接充電。可以出院恢復正常生活,使用時間可從數個月到數年不等,國外曾有病人安裝後存活超過 10 年的例子。目前俗稱「人工心臟」,但嚴格說起來僅是心臟的「配件」。
5. 全人工心臟
如本篇提到之裝置,模擬心臟兩個心室、兩個心房、四個瓣膜,同時還有感測器、鋰電池等組件,根據人體活動等變化,自動調節血液流動速率。可以出院恢復正常生活,目前已有一位商品化後成功移植者及數名臨床測試者。
台灣健保給付狀況
心臟相關使用機器,健保都是有條件補助給付。據 109 年 7 月「全民健康保險特殊材料給付規定修正對照表」更新,也對於長效心室輔助器有條件提供健保補助,對於符合條件者是一大福音。
不過仔細閱讀健保所謂的「有條件」給付,實際符合的門檻卻也不低,醫生及醫院需先符合相關資格,患者需在心臟衰竭至一定程度,並且無公認有效治療作法時才是給付範圍,對於 65 歲以上患者、已是各類疾病患者、再次開心手術等情況,皆列為除外禁忌。
商業保險
獲得一項優質技術,背後肯定需承受一定的代價。民眾除了仰賴健保給付外,很實際的就得看既有的商業保險,或者手袋的錢了。
對於商業保險而言,必要性的醫療行為衍伸出的住院、手術、雜費等,保險商品中實支實付可適時轉嫁其風險,但目前醫療技術日新月異,且醫療資源有限下,住院天數有越來越短之趨勢,因此民眾仍須檢視自己所購買的實支實付商品,在限額上有無住院天數上之限制,且申請理賠名目及額度是否足夠,免得憾事產生!
而在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等商品上,若有符合症狀,建議在出院前,與醫院溝通是否能提前拿到診斷證明。此類型商品給付通常為「一次金」,這筆錢能在當下產生不少的「選擇」與「機會」!
除此之外,部分保險公司之壽險商品條款,也額外提供「生前需求給付」權益,當生命不足六個月時即可申請,同樣也能像重大疾病等商品,先行取得一筆不曉得給付金,在理賠的符合門檻上,更是比重大疾病相關險種保留更多彈性!
總結
全人工心臟的商品化問世,為生醫領域再增添重要的里程碑,並幫助患者挽回「生機」!目前商品化雖以「移植橋樑」的名義作為輔助工具,對於電力系統也還有進步空間,但翔想認為以整體生醫進步的速度,在未來定能像「鋼鐵人」一樣,擁有真正內化的全人工心臟!
就另一層面來說,面對這樣新的治療技術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,與你有關嗎?若沒錢就想都別想。現行健保體制及營運狀況正在轉型,趨勢面則是自費項目越來越多。民眾若想享有這些「選擇」,除了探探口袋有多深外,與時俱進的保險則是一個不可獲缺的轉嫁工具。
延伸閱讀:重大疾病險真的能轉嫁醫療費用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