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讀⎮ 家庭保障

這是在翔想當初入行前,一位在業界內的老前輩在聊天中的對話,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話

你能侃侃而談「離別」這件事嗎?人的離別就只有「老去」嗎?
這低沈卻又清晰的聲音,臉上帶著並非恐嚇的表情,而是自信的笑容,而當下我知道前輩口中所謂的離別指的就是死亡

那時的我在生活及工作上都已穩定,常常認為事情怎麼做最有效率、說的什麼都我才最有邏輯,現在想起來確實是膨脹了,不過這句話的效應後勁著實不小,當下讓翔想呈現自問自答的狀態,陷入了矛盾。

新聞上那些死亡新聞,家人哭得唏哩嘩啦,難道死者每個都自我了結?
怎麼可能,絕大多數都意料之外。
侃侃而談的離別是怎樣的情況?最後一面來能說上什麼?為了留下的人準備好什麼?
嗯…沒想過。
真的能像我當下回老前輩的「瀟灑走一回」嗎?
(沈默)

 

所謂保險,當中的家庭保障即為核心價值。即便你不信風險發生在自己身上,但過往新聞及親友的消息,如今的社會水平我們都清楚「風險是不挑人的」。如果運用固定預算,來防止生活不受改變(或影響最小化),這實在是一件划得來的生意投資阿!

本篇透過家庭的角度出發,來論論家庭保障的重要性。

pexels alexandr podvalny 7911933 scaled e1631095196257

 

你的家庭分類

每個家庭都有其特別的地方,依翔想經驗可分傳統家庭、現代家庭及頂客族群。

傳統家庭
三代以上同堂,經濟主力約為 30~45 歲的家長,次經濟力為接近退休的長輩,家庭成員還有小孩,而通常傳統家庭會有較高機率出現家族經營的事業。生活模式大多分工,例如誰有空就去幫忙採買食材、顧小孩、接送上下課、做家事等。

現代家庭
大多是家長與小孩的居住組合,家長雙薪結構、公寓式住宅為現代家庭特色。生活模式先以分配為優先,例如小孩送安親班、定期請人清掃家裡、三餐外帶等。

頂客族群
雙薪結構夫妻、上班族、公寓式住宅為特色。生活模式在比起現代家庭,因為少了孩子的生活與教育,在生活品質上會提高許多。

另外在同性婚姻,比較像現代家庭或頂客族群,有時生活品質甚至比頂客族群更高(在此講的並非僅是物質生活部分)。

每個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庭,請回想自己是屬於哪一類。
特別提起這段在於,不管我們在哪一分類,其實在生活上的互相分工、照應都是不可或缺的;同時也可了解我們目前的生活水平是怎麼被撐起的。

 

你的存在及扮演角色

在學齡畢業後,我們開始有工作收入,在時間分類上進入了工作責任期,然後進入退休養老期。人在一生中會有許多資產,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「人力資產」,如體力、精力、觀察力、決策能力、影響力等,這些能力都是隱形的,慢慢的讓我們累積「現有資產」。

以多數家庭的時間軸來看發生事件,可以有趣的知道大部分人擁有的階段
1. 相戀相識
2. 結婚,把自己無條件賣給對方,還發誓守護他一生一世
3. 買房/租房,貸款 20~30 年
4. 幼兒養育 3~5 年
5. 孩子成長學習 16 年或以上
6. 中年工作轉職,跳槽、升官、創業
7. 孩子學齡畢業後的半經濟獨立 3 年
8. 退休生活不曉得能活幾年?活到幾歲?

看起來就相戀相識最甜蜜,但時間已回不去了。工作與家庭生活必須兩面兼顧,你是在哪個階段呢?

在我們退休之前,大致上會經歷的就是這些,而這些皆屬於「現有資產」的一部分。你對於家庭而言,除了工作賺錢的能力非常重要外,家人給孩子的互動陪伴,對於身心靈發展可是至關重要的!因此無論是在哪個時期,少了你影響可不只有工作留下來的錢而已哦

 

家庭保障的重要性

既然你能了解你存在的重要性,那家庭保障就通了!不管你是哪種家庭分類,生活真的不易,不論是用錢及用心的付出,需要雙方合力撐起。家庭保障著眼在衡量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責任與需求,並且要適當規劃保費,使整個家庭不會因保費過多而負擔,也不會因風險發生而全無風險轉嫁

例如
「醫療賠率比死亡賠率高,所以壓重本在規劃醫療險」
「一味擔心孩子保障夠不夠,身為經濟支柱卻無規劃」
「防範風險於未然心態爆棚,整家人保障偏離雙十法則規劃法」

有以上本末倒置的亂象,請務必全盤調整,該留的留,不該留的請也別眷戀。
商品選擇上,請看重壽險保額。壽險發揮的保障精神,正是為了讓家庭至少在經濟上擁有支柱,擁有屬於家人的壽險保額是一件絕對安心的事。

壽險權益
1. 身故或完全失能就能有一筆理賠金,指定給受益人,並享有 4000 萬內免稅額。
2. 完全失能的狀態額外有「完全失能扶助保險金」,每年給付,直到身故為止。
3. 僅有指定 3 項除外,自殺、作奸犯科受刑、要保人殺害被保人,理賠範圍最廣

另外的商品可參考意外險,但請留意除外責任非常多,並非印象中所謂 CP 值高商品。

最後還是老話重提,風險有很多種形式,人身風險以 老 為四大結果,請全盤謹慎衡量,並非發生機率高就買特別多,在家庭保障面前,請以發生後的嚴重性或連鎖反應為優先考量

 

總結

你能侃侃而談「離別」這件事嗎?
或許在那當下,翔想才知道能不能侃侃而談。

人性趨吉避凶,壽險是最被人忽略的隱性需求。翔想在頓悟後,透過年繳保費 2.5 萬,達到 1400 多萬的壽險槓桿,它就像我的分身,能把房貸與孩子生活教育等責任的扛起,讓我更能聚精會神在工作賺錢上。你說這樣划不划算?

人生無常,無常會不會比明天先來,只有天才曉得。防止家庭被改變的關鍵因素是經濟,擁有足夠的壽險保額,即等於在每個當下都做好經濟上的支撐,在離別時留下的才是愛,不是債。

回頭檢視自己的壽險保額吧!真的不是有買就好。

 

延伸閱讀:必讀⎮ 淺談保險觀念

延伸閱讀:罹患疾病就是拒保嗎?業務不肯說的核保觀念(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