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讀⎮ 淺談保險觀念
常常有人這麼問起「翔想,其實在我身上有蠻多保險!你可以幫我看看有沒有符合我接下來想做的手術嗎?」
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啟我們之間的認識與對話。在看完保單,也依條款說明預計執行手術後的理賠項目與金額了,多數在這時候,會有一個奇妙的表情,失望與妥協的表情在臉上抗衡著。
「怎麼會這樣子?」
上述實例,反應出多數情況我們意識想要了解保險時,都會是在一個事到臨頭的狀態才去認識我們有的權益,但保險本身,其實在我們購買的當下,該有的權益就被決定了。因此,新契約成立時的規劃寬度與廣度是非常重要的!
保險規劃重點
探險的第一步,其實就是了解自己的需求與裝備,是個爬山行程,那穿拖鞋可能就喪失上高處探望的機會,是個五天四夜出國,那光是帶個登機箱,就只能帶幾件基本穿著,也沒放紀念品的空間了。
事前的規劃,決定每場探險在面對處境時,所擁有的「機會」與「選擇」
「我手上有拿到幾張收據,翔想可以幫我申請看看能有多少嗎?」
「這週去看診,醫生說我這狀況光吃藥不行,下週已經排好要動刀了,我有多少額度能用?」
「動刀後有幾次回診,醫院最後才提供證明,這期間花了不少錢,這理賠金何時能下來?」
面對到人身保障上,保單是個長期履行的契約,而這張契約並不是讓我們在風險發生時「只能怎麼做」,而是「還能怎麼做」!
保險金額
一份保單規劃的完不完善,決定在於面對諸多風險時,
是否能夠在事後讓財務損失最小化,並且留有醫療選擇的權利。
上述這段話相信大家都懂,講述的就是這筆理賠金應符合我的損失,但其實重點仍在於「諸多風險」。意外總是意料之外,風險的形式種類與影響層級,都不是我們能預知決定的,因此一份完善的保單,應以諸多風險形式為前提來做規劃。
售後服務
一輛車,儘管我知道傳動原理及零件,但有專業的技師來處理,能解決當中愚蠢的錯誤!
人壽保險是結合金融與健康的特許行業,現在網路資訊及客服功能,加上主管機關要求公平待客原則把關,服務比起過往進步許多,不過政府政策及作業規定不斷朝趨勢更新,例如台灣健保想朝醫療分級方向走,以及預計幾年後會導入 IFRS17 會計準則,主管機關得漸進式讓保險公司接軌,因此相關保險作業規定更新的更是頻繁,雖說保單條款是具法律效益,但條款內未寫明的部分,其實就保有很大的解釋空間。
一場旅行,旅客開開心心出去玩的背後,嚮導其實做了很多業務,
一份規劃完善的保單,應加上一位壽險顧問來服務,才能有即時且完整的保障,
站在保戶的角度,想到的多數是發生風險時的理賠金而已,
但發生風險事前及事後,多溝通討論,會更有助於理賠上的完整及順暢。
最後提醒,每個人在生活的需求與責任上,都是不同的個體,
量身定做屬於自己的保單是非常、非常、非常重要的!
不管你身上有沒有保單,面對保險,請先問問自己:
「如果我跌倒了,我會需要趕快站起來,我如何順利達成?」
「如果我 (遇到某風險),我會 (希望自己怎麼辦),我如何 (有實質做法)?」